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自拍晒照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如果黄河不走山东,对山东意味着什么?

    信息发布者:许美荣
    2019-08-04 14:10:28   转载

    什么是山东?一山、一水、一圣人,这“一水”就是指黄河,如今的山东真的不能没有黄河

    自古以来黄河中下游河道就经常移动,从公元前602年到抗战前夕,黄河大规模的改道就出现过26次,平均每一百年就改道一次。

    相比于长江水道的千年不变,黄河河道的变换确实太频繁了,这是因为黄河下游所在华北平原本身就是黄河自己冲积出来的,地市十分平坦,没有什么大山和高原去限制黄河河道的走向。

    而且黄河本身携带的泥沙又非常多,在一条河道中待久了就会淤积大量泥沙,导致河床上升,最后演变成决堤,而大规模的决堤就会引发黄河改道。





    (黄泛区示意图)

    黄河河道一般分为两大区域,中间以泰山为首的鲁中丘陵做分界线,泰山以北的河道比较多,通常是在山东入海,而河北也曾经是黄河的入海口,而最北边的黄河故道甚至在天津入海。至于泰山以南的黄河故道就只有一条,是走淮河,在江苏入海。

    (黄河在上古时期经常泛滥,后经过大禹治水,河道才开始稳定,大禹治水后形成的河道被称之为“禹河故道”)

    远的不说,在明清时期,黄河都是在江苏入海的,直到1855年8月1日,黄河再度决堤,才转而夺山东大清河入渤海,自此黄河重新由山东入海。

    在古代无论是山东还是江苏,对黄河都不待见。因为黄河总是泛滥,清代甚至每六个月决堤一次,这给中下游民众造成了沉重的灾难。

    在黄河改道回山东之前,仅在在1841年、1842年、1843年、1851年黄河就发生了四次大规模的决堤事件,导致苏北、皖北一代成为泽国,大量田地房屋被摧毁,上百万人沦为难民。

    而在1855年黄河改道返回山东之后,山东地方政府也为此头痛不已,多次上书朝廷希望将黄河引会江苏故道。而江苏地方政府则是强烈反对,江苏省的意思就是既然黄河已经去了山东,那就别回来了。

    此时黄河在苏鲁两省眼中都是个“祸害”,两个省都不愿意要。最后在江苏省的坚决反对下,黄河留在了山东。

    黄河最后一次改道是在抗战初期,1938年,侵华日军自华北南下欲进攻郑州等地。为阻止倭奴进攻,蒋介石命令扒开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,使黄河水滚滚南下冲入淮河,以此借助黄河的力量迟滞日军行动。直到1947年抗战结束后,花园口大堤才被堵上,黄河重新返回山东。

    然而在黄河返回山东后的150多年中,由于水文条件的变化,黄河已经不再泛滥,甚至还频繁断流,对沿河两岸人民的威胁越来越小,而黄河水对山东的重要性却越来越凸显。

    山东省的降水还算是比较丰富的,在古代并不属于缺水地区。但在建国后,山东省人口不断增加,常年位居全国前三的水平,目前人口已经超过一亿,是不折不扣的人口大省。

    人口的增加必然加大对水资源的消耗,而黄河则是山东省内唯一的大河,其对山东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今天,黄河对于鲁西北地区的农业灌溉是至关重要,也是鲁西北工业发展的重要淡水来源。

    其实对于山东中西部地区而言,缺水的情况还算可以接受,起码不是经常性缺水,但对于胶东地区,缺水就非常严重了。

    山东东部地区有烟台、威海、青岛几个大型城市,这些城市不仅工业发达,而且人口众多,对淡水的需求非常大。虽然这些地区的降水总体上比较丰富,但这些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,并且受限于地形影响,夏季降水很快便流入大海,不能得到有效地储存,因此造成了青岛等地区严重缺水。

    为了彻底解决胶东的缺水问题,1986年,山东省政府正式启动“引黄济青工程”,修建输水运河,将黄河水输送到青岛等地。到1989年该工程正式完工,到2019年,引黄济青工程累计向青岛市区及其西部地区供水44亿余立方米,大大缓解青岛的缺水问题,极大的助力青岛经济的腾飞。







    (引黄济青工程干渠)

    如今的青岛和胶东地区已经离不开黄河水了,虽然现在青岛也从其他地方调水,但黄河水依旧是青岛外来水源的主力军。

    总而言之,对于今天的山东省而言,黄河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,山东已经不能没有黄河了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